时间:2025-05-28
五月的温州,诗意与山水交织。5月25日,温州博物馆“瓯韵诗途”青少年研学活动精彩出发,20名少年寻迹官以池上楼为起点,用脚步丈量历史,用诗词对话千年。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足迹,重温这场文化探索之旅的精彩瞬间!
第一站:池上楼·山水诗第一楼
少年们以小组为单位,向着集体荣誉勇敢冲刺。首站踏入谢灵运笔下的“山水诗第一楼”——池上楼。在导师的引导下,他们首先来到课堂,感受诗句中跃动的自然生机。池上楼的前世今生是什么?温州古城有多少座桥?原来的华盖山长啥样?课堂上,少年们踊跃答题,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团队作战的精神。
随后,大家走出课堂,开始了池上楼的实地探索。池上楼里的建筑名字有哪些典故?门口的楹联写了什么?瓯江的山水诗路怎么走?解锁完池上楼的前世今生,大家感叹:谢灵运不愧为山水诗的鼻祖!
第二站:积谷山·留云亭
登顶积谷山,寻迹官们驻足留云亭,手持研学单标注“九斗之城”的九座山位。随着山势脉络逐渐清晰,东晋郭璞依山建城的智慧跃然眼前。
孩子们用脚步丈量古城一角,惊叹于古人将风水布局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的匠心。山风拂面,历史的密码在这一刻被悄然破译。
第三站:谢客岩
循着谢灵运的足迹,少年们走过谢客岩。导师以“旅游先驱”的视角,讲述谢灵运如何以诗写景、以景传情。孩子们尝试用诗句描绘眼前风光,体会古人“行万里路”的探索精神。岩石上的斑驳痕迹,仿佛镌刻着千年未变的诗心。
第四站:东山书院
作为温州历史上第一所书院,东山书院的书香浸润了无数儒学大家。在这里,少年们分组解读楹联韵律,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积分挑战。从“知书达礼”到“知行合一”,孩子们在合作中领悟传统智慧,更在汇报展示中锻炼了自信表达。书院的回廊里,回荡着少年们思辨的声音。
到了最后紧张人心的总分揭晓环节,最终“谢灵运”组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拿下的冠军团队的称号,收获了由温州博物馆送出的文创奖品。
这场研学之旅,不仅是诗词与历史的邂逅,更是少年们成长的见证。他们以脚步丈量青石,以协作破解谜题,以诗句对话山河,在温州的山水中种下文化的种子。未来,温州博物馆将继续以匠心策划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在行走中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山水有诗,少年有梦。
下一程,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