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15
8月9日,温州博物馆临展馆特展“恰逢东瓯遇龟兹”正式启幕,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引领了一波暑期逛展热潮。
8月11日,在温州博物馆有幸邀请到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的赵静老师做客文化驿站,以《龟兹石窟概论》为主题为大家带来讲座分享。
龟兹石窟古老而神秘,赵老师先按石窟的时间顺序与分布范围讲述其大致发展历程,从中延伸出石窟常见的种类、功能等诸多知识。如龟兹石窟的洞窟种类主要分为中心柱窟、大像窟、僧房窟、方形窟、龛窟等。
其间,赵老师向大家重点展示了较有代表性的石窟与壁画。克孜尔石窟壁画题材丰富,内容广泛,主要是围绕释迦牟尼的诸多事迹,包括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及弥勒兜率天宫说法等。通过对壁画内容的一一介绍,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其文化内涵,以及石窟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种种关联,尤其是与佛教传播的高度关联性。
而说到佛教自印度东传至龟兹古国,又不得不提到佛教文化由汉地回流的这段历史,因此自唐宋以来而形成的独特壁画风格,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有观众联想到本次特展展出的“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贴花瓷执壶”上的胡人形象,也充分说明了位于华夏大地东西两端的“海丝”与“陆丝”其实是存在一定文化交流的,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温州与龟兹古国所在的库车之间的不解之缘。
讲座结尾,赵老师分享了一部分较为特殊的龟兹壁画陈列现状,这部分正是于清末民初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她借此呼吁大家守护好文物,观众朋友们亦感触颇深。
在讲座结束之后,不少观众主动翻出手机中的照片,向赵老师请教问题。交谈之下,原来都是一些去过龟兹石窟的朋友,借此机会慕名而来。赵老师一一耐心解答,并表示非常惊喜能在温州遇见这么多对龟兹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希望通过本次分享能够让大家对龟兹石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恰逢东瓯遇龟兹”展期至11月15日,展厅内不仅一比一复制了“克孜尔38窟”,更设有多处互动游戏,欢迎大家在此期间前来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