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446.jpg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550458953104997.jpg


江心寺共三进,前后有东西长廊贯通。前殿称金刚殿(山门),面阔三间,方形木柱,青石柱础,明间正柱下置石抱鼓,柱头科为五踩,明间平身科两攒、五垛,歇山顶式屋面,塑四的金刚坐像。前殿左右有钟鼓楼,单间,重檐歇山式屋面。正殿名圆通殿,供观音和十八罗汉雕像。面阔五间,进深六间,明间两缝抬梁式,其余穿斗式,重檐歇山造。正殿外有回廊,有副阶,殿前有前庭、甬道、左右相仿。后殿名三圣殿,供设弥陀、观音、势至像,面阔三间,前有庭院,左右有耳廊,连接左右三间厢楼。寺院西侧为方丈楼,面阔七间,东西为三间厢房,前有砖墙、门台,自成院落。山门面临瓯江,前立七宝如来塔,庄严肃穆。

1550459293935338.jpg

1550459317134009.jpg


唐咸通七年(866),在江心孤岛的东山建普济禅院。宋开宝二年(969),又在江对面的西山建净信讲院。南宋建炎五年(1131),宋高宗赐改普济禅院为龙翔禅寺。后两寺住持青了率徒众以土石填江,使两岛连为一体,并在中川新基上建中川寺,将三寺融为一体。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因寺江中,俗称江心寺。宋宁宗时品选天下禅宗丛林,列为十刹之一。其后八百多年里,该寺屡废屡兴。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心寺几将倾圮。1952年进行了修复。1985年交还给佛教界。1983年,江心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现存之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19816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江心寺等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等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类别:古建筑

保护范围:东面以江心寺外围墙为界,西面以围墙向外延伸5米为界,北面以围墙外江心屿景区游路南面为界,南面以瓯江江堤为界。

建筑控制地带:西、北面以江心屿景区游路南侧路缘(西面起自盆景园前至碧波湖北岸至小飞虹至来雪亭)为界;东北以共青湖通往瓯江的水面南岸为界;东南以瓯江江堤为界。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