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7
温州博物馆共有九家下属专题博物馆,本系列推文将带您一一探访,追寻它们背后的故事与珍藏。第二期,我们将走进隐匿于白鹿洲公园绿意深处的温州数学名人馆——这里不仅是古建筑焕新的典范,更是“数学家之乡”的灵魂所在。
一座老宅,数理绵延
温州数学名人馆的馆舍“谷宅”,本身便是一段历史。它原位于鹿城区高盈里11号,建于清中期,是著名数学家谷超豪的祖居,谷超豪少年时曾在此生活。2006年,因旧城改建需要,这座典型的温州传统合院式民居被整体搬迁至白鹿洲公园内保护重建。
建筑坐西朝东,为七间二进合院式,门屋、正屋为单层硬山建筑,厢房为三间两层楼房,抬梁穿斗式的梁架。宅院平面布局严谨合理,宅内用花墙分隔成十个大小不一的天井,其中布置水井、花台、草木,营造出幽深逸静的庭院氛围。它不只是一处展陈空间,其本身便是温州人文历史与建筑智慧的实物见证。
百年星光,璀璨故里
温州自清末民国初以来,数学家辈出,并在各自的领域卓有建树。在一个时期内,中国主要大学中,曾有1/3 左右的数学系主任是温州人。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中国的中央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数学院士中就有9位是温州籍。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这些中国数学史上的响亮名字,都从温州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数学名人馆从中选取了29名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温籍数学家,大致以出生年代为序,设早期温州数学活动、温籍数学名人、温籍数学新秀等展区。馆内通过展板、实物、多媒体乃至温籍数学名人塑像、发绣等多种形式,生动述说他们的生平、成就与精神风貌。
为何温州能成为数学家之乡?
在参观完数学名人馆后,或许你就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方面,“务实勤恳” 的地域品性为数学研究与教育提供了精神土壤;另一方面,温州作为沿海地区,信息通达且与国内外海上交通往来频繁,这使得现代数学得以较早传入。更重要的是,许多温州青年外出求学后,选择返乡投身数学教育事业 —— 正是这些因素的叠加,让数学在温州逐步生根发芽。
苏步青曾说:“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老一辈温籍数学家们严谨踏实、刻苦勤奋的钻研精神,以及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爱国情怀,也是“数学家之乡”形成的重要精神内核。例如,哈佛大学数学博士姜立夫放弃个人研究,全身心投入育人事业,在南开大学创办算学系,几乎一人支撑起整个系最初多年的教学。苏步青则不仅自身科研成就卓著,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并非常关心中学的数学教育,把100万港元奖金用于奖励中学数学教师和复旦数学系师生。
文化驿站,让数学“活起来”
数学名人馆内还设有温州博物馆的文化驿站站点,它以数学名人、数学学科交流、数学趣味活动等为内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传播温州数学家精神,旨在为市民提供一个“有意思、有意义”的文化休闲空间。
在数学名人馆,数学不再是枯燥的公式符号,而成为一种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体验。
场馆信息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到17:00(16:30后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参观预约:
个人参观免预约,可持身份证、市民卡等有效证件刷卡或现场扫码进行实名制登记入馆。团队参观请通过温州博物馆微信服务号(底部预约-团队参观预约)或美团app提前预约。
讲解服务:
各专题馆提供周二至周五免费人工讲解,每天最多2场,按预约先后顺序安排。周末暂不提供讲解。讲解时长根据展览内容而定。
讲解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