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05
活动时间:12月8日09:30——11:30
活动地点:温州博物馆二楼文化驿站
报名人数:50人
报名方式:请关注“温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你听,那古老的小巷里,那人头攒动的老人亭里,那乡村里的粗壁陋墙间,鼓词声正破空而来……
在铿锵有力的渔鼓声里和牛筋琴的清音中相伴着走过来的人们,谁能忘得了温州鼓词?那牛筋琴的声音,渔鼓的咚咚锵锵全是由两瓣嘴唇一条口舌发出,很有意思。
温州鼓词,是温州地方曲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之一,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民间俗称“唱词”。其源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民国三年《绣像玉堂春》孤本鼓词唱本
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温州鼓词形成了南、北两派。南派流行于平阳、瑞安一带,风格委婉细腻;北派流行于温州、永嘉一带,风格挺拔刚健。温州解放后,鼓词又吸收了京剧、越剧、梆子、黄梅戏等戏曲音乐,不同程度地套用了戏曲曲牌音乐,产生了阮(世池)、丁(凌生)、陈(志雄)三大流派。
鼓词唱本——美凤楼,孟姜女哭长城,九九消寒图
三国志鼓词连环画
温州鼓词按表演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平词”,演唱历史传书、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的鼓词。曲调文雅,抒情达意,赏心悦目;还有一种叫“大词”,都在庙宇中演唱。唱大词时,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锣,曲调高亢、粗犷,形式比较原始。
绣像千里驹鼓词
本周日,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将邀请温州市鼓词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继宁现场叙说鼓词更多的渊源典故,并现场演绎温州鼓词。
市民朋友们可前来一睹温州陈派鼓词的姿容风采,领略温州文化的独特韵味。
分享人陈继宁
温州市鼓词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温州市未来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城市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浙江城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策划总监
温州意境传统文化交流中心艺术总监
协办单位:温州市鼓词研究会
温州市鼓词研究会成立于2018年9月20日,全面承担温州曲艺(温州鼓词)的搜集、整理、保护、研究、传承、开发工作,兼具相关联的瓯越传统文化、温州地方民俗文化以及其他曲种的搜集、整理、保护、研究、开发工作。开展多方位温州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交流、瓯越文化研究、浙派传统文化技艺的培育,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及现代科技手段,培养新一代温州鼓词文艺人才。建立系统的温州民间曲艺文化研究人才基础资源数据库,让温州优秀传统曲艺文化不断被继承发扬,涌现出更多的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人。积极扶植、培养温州鼓词创作、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编辑出版、艺术教育和组织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上一篇:穿越千年,聆听鼓词之美
下一篇:十二月活动|晚来天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