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铭记历史,共创未来 温博“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蒲鞋市小学专场巡展圆满落幕!

时间:2025-10-09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八十载春秋,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依然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最深刻、最悲壮的一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温州博物馆策划并实施了 “‘铭记历史 共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展”校园巡展活动。其中,蒲鞋市小学专场巡展部分已圆满落幕。这不仅是一次普通巡展,更是一堂突破馆舍壁垒、行走在校园里的“大思政课”,一次馆校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


缘起:

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

 习总书记说:“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大思政课”不应局限于教室的四壁,而应走向广阔的社会天地。温州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与地方史料资源,正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思政教材库”。

本次校园巡展,旨在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地方记忆,将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转化为家乡先辈的故事,通过观看文物图片与动手实践体验,引导青少年清晰历史认知,激发家国情怀,明白和平时代的珍贵,自觉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聚焦:

十场讲解,六场体验,

历史在校园“活”起来

自9月3日至9月29日,这场承载着历史厚重与教育使命的巡展,在蒲鞋市小学的双井头校区、龟湖校区、黎明校区与瓯江新城校区成功举办,累计为数百名师生带来了10场深度讲解与6场“抗战木刻版画”体验活动。

展览以温州抗战历史为主线,系统地揭露了日军三次侵占温州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现了温州儿女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以及各界群众众志成城的抗日救亡壮举。一封封泛黄的书信,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无不诉说着那段战地岁月的艰难与坚守。

本次巡展将温州博物馆的馆藏特色——林夫、郑野夫等抗战志士创作的木刻版画——巧妙地融入到历史叙事中。这些温籍艺术家以笔为刃,以木为版,将画作化为刺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是唤醒民众、宣传救亡的锐利武器,正响应了鲁迅先生所言“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温州博物馆的宣教员们围绕这些珍贵展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感人的故事,将历史娓娓道来。师生们时而静默聆听,时而低声讨论,完全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原来我们温州也曾有这么多英雄守护,他们的故事比课本里更让人感动!”一位同学在观展后动情地说。

为了让同学们能有更深的体会,温州博物馆在巡展讲解后,特别加入了 “抗战木刻版画”体验环节。当孩子们拿着自己亲手印刷的“抗战题材”木刻版画,更能从中感受到在那个年代,每一幅宣传画所承载的呐喊与力量。动手实践,让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可感知、可共鸣的精神传承。


回响:

授牌共建,凝聚“共创未来”的共识

蒲鞋市小学的老师们对本次巡展大加赞赏:“以往思政课多在教室开展,这次通过展览把‘活’的历史‘搬’到学校,孩子们听得更投入、感悟更深刻,这种沉浸式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巡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馆校双方的紧密协作与高度重视。在巡展启动仪式上,温州博物馆馆长金盾向蒲鞋市小学校长郑碎飞授牌,正式授予蒲鞋市小学为温州博物馆 “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馆校双方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未来着力大思政教育,开展创新教育探索,将博物馆优质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生思政教育的“活教材”,助力青少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奋斗的时代新人。


展望:

让博物馆成为更多学校的“第二课堂”

本次巡展成功探索了一条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大思政课”的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

温州博物馆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本馆的教育项目中,合作共赢,共同探索,将博物馆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青少年思政教育的“活教材”,让博物馆成为教育的“第二课堂”。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