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流动课堂·第二期回顾③|千年矿物色彩,点亮初冬校园

时间:2025-11-26

 寒意渐起的11月,温州博物馆“博物万象·流动课堂”的热情却依旧温暖。本月下旬,备受喜爱的经典课程《来自自然的色彩·矿物篇》再度启程,先后走进了建设小学小高桥校区瓦市小学滨江校区,继续带领同学们亲手触摸大地的脉搏,探索传统工艺的奥秘。

 

第一站

建设小学小高桥校区

11月20日,流动课堂为建设小学小高桥校区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色彩之旅。

e39d5c3d6cfc6c7c032967ed085da795a89794a4

 

课程从敦煌壁画与温州白象塔彩塑切入,吸引了所有同学的目光。“为什么这些美丽的颜色能抵抗时间的侵蚀?”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大家将思绪聚焦于讲台上那些色彩缤纷的矿石。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解,每一种矿石的特性都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联系起来,抽象的矿物知识立刻变得简单易懂。

ca7cc5f2dd1ed49b174a2cb963472318461719955cb2f6bf087485c6b769d2470c921d20beb6d7c0

 

当知识储备完成,同学们进入期待的动手实践环节。各小组分工明确,迅速投入到“研磨-过筛-水飞”的传统工艺体验中。研磨声、讨论声、成功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亲手验证了矿物变颜料的奇妙过程,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与耐心专注的重要性,切身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

87306f6805b2b91e99938451183a6eb1cdd9f4520bcf386b2d197860e29f28a42c030037616efde0

6fb57f776f669312d2ddc7c1fbf14f23a92e4db554a2a6b66cbe98f6f87c583194d3535fce683fdd

 

第二站

瓦市小学江滨校区

11月21日,流动课堂将同样的色彩奥秘带到了瓦市小学滨江校区。

cde24f0631b6f86975ee9126fdd4cce978a7ac1f

 

课堂上,矿物颜料的知识被巧妙地与温州本土文化联系在一起。老师着重讲述了这些天然色彩与温州白象塔彩塑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意识到家乡的这批珍贵文物正是由这些矿物制成的颜料装饰而成,从而让文化的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激发了他们对于家乡本土文化的自信心。

10412d2b8ace2d40f93e5f5f704f9c2a7649973821460cabd687ad3271d666e203777deb5b48e00c

 

实践环节,孩子们展现出极高的专注度与合作精神。在互相配合中耐心研磨,细致过筛,所有人都全神贯注于颜料在水中的每一次沉淀与分层。当自制的矿物颜料在手中诞生,于同学们而言,它们不再是简单的色粉,而是自身与传统文化的一次近距离接触。

fbaaafab8039832137413c6078a9e2fc01b9acd3ce484c6327084a2958bc86c6932f774833c49461

 

老师、同学有话说

 建设小学 小高桥校区

1493518fc7b6d518faa7f3656ddd258d381f9285

 

学生:“这节课真有趣!老师讲的矿石故事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它们的名字和颜色,比只看书本图片记得牢多了!”

学生:“我们小组配合得特别好,最后我们组也成功做出了绿色的颜料,大家都特别有成就感。我明白了团队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瓦市小学 江滨校区

dee69e4d0059842cec6fdc0c81111ffffb11d2fb

 

学生:“原来我们温州博物馆里的宝贝身上穿的颜色,都是用石头制成的颜料画的!课堂上简简单单的几分钟只是浓缩版,实际上古代工匠们都要用上十几二十天才能完成一次颜料的制作呢!!

学生:“亲手做颜料让我知道了古代工匠有多不容易。那么硬的石头要磨成细细的粉末,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力气。我以后去博物馆看文物,一定会看得更加认真仔细!”

 

文物不再遥远,教育因而生动

将古老的智慧化为一次生动的实践,让文物的故事在童心中传扬。温州博物馆“博物万象·流动课堂”持续以生动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期待它在更多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